物业瓜分老人遗产,这违法吗?
在日常生活中,物业与小区居民有着紧密的联系,其主要职责是为业主提供各类服务,维护小区的正常运转,当出现物业瓜分老人遗产这种听起来就颇为荒诞的情况时,人们不禁要问,这是否违法呢?
从法律层面来看,遗产的继承有着明确的规定,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,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:第一顺序为配偶、子女、父母;第二顺序为兄弟姐妹、祖父母、外祖父母,继承开始后,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,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;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,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。
一般情况下,物业并不在法定继承人的范围之内,如果物业在没有合法依据的情况下,擅自瓜分老人的遗产,这无疑是违法的行为,这种行为可能构成对老人合法继承人财产权益的侵犯,属于民事侵权范畴,合法继承人有权通过法律途径要求物业返还被瓜分的遗产,并可以要求赔偿因此遭受的损失。
也存在一些特殊情况,比如老人通过合法有效的遗嘱,明确将自己的部分或全部遗产赠予物业,按照法律规定,公民可以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,将个人财产赠予国家、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组织、个人,在这种情况下,物业依据遗嘱获得遗产是合法的,但这必须有严格的条件限制,遗嘱必须是老人真实意思的表示,且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要件,如自书遗嘱由遗嘱人亲笔书写,签名,注明年、月、日;代书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,由其中一人代书,并由遗嘱人、代书人和其他见证人签名,注明年、月、日等。
如果老人没有继承人或者继承人放弃继承,且老人生前所在的集体所有制组织对老人有较多的照顾,那么该集体所有制组织可能有权获得遗产,但物业通常不属于这种集体所有制组织,所以不能以此为由瓜分遗产。
在大多数情况下,物业瓜分老人遗产是违法的,但如果有合法有效的遗嘱等法律依据,则另当别论,在遇到此类复杂问题时,相关当事人应及时咨询专业的法律人士,通过合法的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,确保遗产的分配符合法律规定。